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对颅脑出血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8年7月期间46例行 颅脑磁共振增强扫描并发现T1WI上有高信号出血灶的患者,利用西门子3.0T MRI磁共振后处理工作站对增强前后的 GRE T1WI序列进行减影处理。对15例减影后出血灶有强化的病例进行分析,测量增强及减影序列的横断位GRE T1WI 序列上出血区和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出血病灶相对信号强度(RSI)。结果 共纳入46例病例,其中肿瘤合并出血15例,高血压脑出血5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26例。对常规组与减影组出血病灶强化情况进行Fisher精确检验,x2=27.83,P<0.001,两者差异统计学意义。15例减影后出血病灶有强化的病例中,增强序列出血病灶RSI均值为(0.29±0.29),减影序列出血病灶RSI均值为(7.49±8.93),两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t=-3.04,P=0.008, 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对于颅脑出血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减影技术;脑出血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6.003
前言
颅内出血性病变在颅脑磁共振检查中较为常见[1],而区分单纯性出血和肿瘤性出血对于临床治疗尤为重要[2]。联合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序列现已广泛应用于颅内出血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因T1WI平 时上出血为高信号,可掩盖或混淆增强扫描后肿瘤实质的强化、无法准确判断增强后病变是否强化[3]。有研究表明MRI增强减影技术能去除出血信号,得到单纯的病变增强后影像[4],但该技术应用于颅脑出血性病变的研究在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内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罕少疾病杂志
第26卷, 第 6 期
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