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作者:杨 轩1 黎 鸣1 廖荣宗2 彭健泓2

所属单位: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肌电图室 (广东 佛山 528000) 2.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 月期间行闭合尺、桡骨骨折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分为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阻滞,对照组使用单纯超声引导阻滞, 比较2组麻醉总体效果。结果 观察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 (P<0.05),观察组全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苏醒期出现烦躁不 安者4例(20.00%)高于观察组的0例(0.00%)(P<0.05)。结论 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 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臂丛神经阻滞;混合肌肉动作电位

【中图分类号】R614;R444;R4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6.026

前言

  小儿因其耐受性、认知能力较差等特点,其臂丛神经阻滞更应精准。过去臂丛神经阻滞根据解剖定位法(盲探法),麻醉阻滞成功率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找一种更好的臂丛神经阻滞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近几年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总体麻醉效果较好,具有精准定位等优势,但超声引导对于麻醉深度的准确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患儿会出现麻药用量不足或超量导致麻醉效果不满意等情况。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准确直观地量化麻醉效果,应用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中,联合超声引导能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成功率[1-2]。有关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 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方面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