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哮喘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持续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儿纳入规范组(n=47),将非持续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患儿纳入非规范组(n=51)。治疗期间定期随访,于治疗后6个月和1年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停药后,随访一 年,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复发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规范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非规范组(P<0.05)。治疗6个月及1年后,规范组PEF和FEV1均明显升高,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年后,规范组PEF和FEV1均明显高于非规范组(P<0.05)。停药1年后,规范组哮喘复发率为12.77%,非规范组哮喘复发率为33.33%,规范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非规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吸入糖皮质激 素治疗哮喘儿童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且停药后复发率低,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哮喘;糖皮质激素;停药;儿童
【中图分类号】R562.2+5; R45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4.007
前言
支气管哮喘又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 道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 嗽及胸闷等,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因子介导的疾病[1]。临床上通常采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茶碱等药物治疗小儿哮喘,但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患儿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和骨质疏松等[2]。2015年全国哮喘防治创议(GINA)[3]和2016年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4]中均提出将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作为持续哮喘患者的首选药物。治疗儿童哮喘,ICS与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 激素相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且患儿依从性更好[5]。有研究报道,规范ICS已逐渐成为治疗儿童哮喘的首选方案[6]。因此,本研究采用规范ICS治疗哮喘儿童,旨在探究规范ICS治疗哮喘儿童的效果。
罕少疾病杂志
第26卷, 第 4 期
2019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