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I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罗碧莹 崔伟伦 冯 帼

所属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儿科 (广东 广州 511400)

PDF

摘要

目的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治疗I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 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I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8例、B 组20例和C组22例。A组患儿给予经湿化瓶头罩给氧治疗,B组患儿给予HHHFNC治疗,C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通气。3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小时、24小时,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和治疗后24小时血气分析指标,气促 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观察B、C组鼻部损伤、腹胀和发生气漏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儿血氧分压(PaO2)、血二 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C组患儿PO2值高于A组,PCO2值低于A组。B、C组气促缓解 时间、住院日短于A组。B组鼻部损伤、腹胀以及发生气漏小于C组。结论 HHHFNC治疗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 床疗效确切,副损伤少。HHHFNC操作简单,方便护理,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0.04.006

前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临床上又被称为 肺透明膜病,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致使肺泡 发生进行性萎陷,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表现为呻吟、 呼吸困难或发绀及吸气三凹征。临床研究认为,鼻塞 式CPAP能够较大程度降低传统有创通气导致的支气管 肺发育不良及气漏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临床并发 症。但无创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容易引发患儿出 现腹胀、鼻损伤及头部变形以及重新插管等多种临床并发症。因此临床上选择一种可降低NRDS 患儿治疗 后并发症的新型呼吸支持疗法就成为目前研究的热 点。本研究旨在探讨HHHFNC治疗Ⅰ期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