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综述与观点·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 产前胎盘植入中的 应用

作者: 龙光宇

所属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广西 柳州 545002)

PDF

摘要

nothing

【关键词】产前胎盘植入;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R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1.044

前言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胎盘前置和剖宫产病史。美国疾控中 心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产妇在2011年有高达33%的比例会选择剖腹产手 术,而二次及以上进行剖腹产手术的胎盘植入患者,其患病概率约占总 孕妇胎盘植入患者的10/11[3],当有3-4次剖宫产病史时,胎盘发生植入 的概率则上升40%-60%[4],特别是当胎盘位置覆盖于剖宫产瘢痕区时, 其植入的概率进一步增加。前置胎盘指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完全或部 分覆盖宫颈内口。此外,孕妇的剖腹产史与胎盘前置的组合作用,往往 会较大增幅的提升孕妇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一般较单一因素提升11个百 分点。胎盘植入病灶的形成,受宫内操作的影响较大,除了较为典型的 剖腹产手术外,还综合包括了刮宫、人工流产、肌瘤切除等手术。细胞 活性减弱的高龄产妇、烟瘾患者、慢性高血压等胎盘植入的发病率也普 遍较高[5]。胎盘植入按照胎盘绒毛组织对宫肌壁的侵入程度,一般可以 分成三级:第一级,绒毛附着在宫肌壁内表面;第二级,侵入宫肌壁层; 第三级,入侵至浆膜,甚至穿透突破浆膜脏层。按照侵入面积,可分为 完全侵入和非完全侵入两种。胎盘植入较具隐性,其诊断常有赖于妇产 科医师的术中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