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
nothing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毒性;胆红素 脑病;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9.01.043
前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现象之一,主要原因与新生儿红细 胞寿命较短、血浆白蛋白不成熟、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肠肝循环增 加等有关,多属良性一过性表现,但也有少部分患儿发展成高胆红素血 症,进一步形成急性胆红素脑病(acute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ABE),甚至慢性胆红素脑病(chronic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CBE),即核黄疸。 新生儿黄疸受地域、气候时令、生活习惯、出生胎龄、分娩方式、 是否多胎妊娠及是否母乳喂养等多方面影响[1-4]。在我国,出现黄疸现 象的新生儿约占到新生儿总住院人数的49.1%[5]。BE的发病率在全球亦 有所差异,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地区[6-7]。在我国,新生儿BE的发 病率约为0.9%[5]。在造成新生儿BE的诸多风险因素和病因中,最常见的 是细菌感染和溶血,其他常见原因还有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遗传 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 缺乏症等[8]。新生儿ABE在我国并不少见,且近年来发病率稍有上升趋 势,原因可能与产妇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早期监测力度不够,流动人口 增加等有关,此外,我国医疗水平地区间差异较大,所以在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及BE的防治工作上仍任重道远[9]。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7卷, 第 1 期
2019年0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