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MR示踪磁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脑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芬莉1 戚玉龙2 毛立军1 吕金华1 吴 军1

所属单位:1.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 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影像科(广东 深圳 518036)

PDF

摘要

目的研究干细胞移植后活体内 无创示踪方法的价值。方法 菲立磁标记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蛛网膜下 腔,核磁共振成像示踪干细胞。结果 移 植的干细胞通过菲立磁标记后可在核磁 共振成像下显示踪迹,并可从蛛网膜下 腔迁移至脑实质内。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 可活体无创显示菲立磁标记的干细胞的迁 移,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示踪效果优于核 磁共振T2WI平扫。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oninvasive traceing of transplanted stem cells in vivo. Methods Feridex labelled 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murine subarachnoid space, and traced by MR. Results Feridex labelled stem cells can immigrate into cerebral tissue, and can be traced in vivo by MR. Conclusion MR can demonstrate the immigration of Feridex labelled stem cells into murine brain. The tracer effect of SWI was superior to T2WI.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菲立磁; 无创示踪;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中图分类号】R68;R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18.10.001

前言

到目前为止,急性缺血性卒中仍是致死、致残率高的常见病。时 间窗内血管再通治疗是唯一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即使优化溶栓流程 后,总体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率仍然较低,导致很多的患者致残。除 了血管再通治疗,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重建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神经 功能重建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神经康复治疗,另外一种是干细胞 移植。利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使神经系统结构重建,最终实现 功能重建。但是目前干细胞移植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进入临床 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进入人体的干细胞的存活时间、迁移和分化均难 以人为控制。本实验主要观察移植干细胞在大鼠体内的无创示踪。核 磁共振技术是临床常用于卒中患者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可重复, 是较理想的监测手段,所用的示踪剂是临床常用于内皮网状系统显影 的菲立磁,是一种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粒子,在常规的1.5T核磁上就能探测到。本研究拟将菲立磁标记 于移植的干细胞胞浆内,通过核磁对磁性颗粒的显像来示踪移植的干 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