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综述与观点·

脑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 佳 徐海波

所属单位: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PDF

摘要

nothing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445.2;R73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7.09.044

前言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且呈 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特点,手术后肿瘤细胞容 易残存、复发,患者生存期短。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中PWI、 SWI、MRS、DTI、DKI、ASL等快速发展,取得了许多肯定性的研究成 果,也为脑内外肿瘤常规影像学检查提供了重要补充手段。其中1 H-MRS 技术是研究胶质瘤代谢的重要手段,一些代谢化合物浓度可以通过磁场 产生的化学位移测定出来,在肿瘤检测中以病理形态为中介与基因表达 可能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其在胶质瘤的诊治中广泛应用[2]。DTI是近 年来能无创直观显示人脑白质纤维束分布与走向的唯一成像方法,可了 解胶质瘤对脑组织的浸润、白质纤维束受压情况及其破坏情况[3-4]。这 些功能成像对颅内胶质瘤的诊断从以往宏观的、形态学的研究上升到微 观的、形态与代谢的并重的研究,给胶质瘤的研究带来了新的重要手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