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过敏性结肠炎(AC)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其与肠梗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228例确诊为AC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以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1:1匹配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22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组患儿确诊AC当天(对照组体检当天)自然排泄类便样本,采用16Sr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组粪便样本中的主要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属、酵母菌)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研究组AC新生儿治疗期间并发肠梗阻的情况,比较肠梗阻患儿与无肠梗阻患儿主要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患儿肠道菌群变化与肠梗阻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菌含量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28例AC患儿在治疗期间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7.98%(41/2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患儿肠道中大肠杆菌、肠球菌的含量高为其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的会品高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AC新生儿的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含量降低,大肠杆菌、肠球菌含量升高,且以上肠道菌群变化均是AC患儿发生肠梗阻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过敏性结肠炎;新生儿;肠道菌群;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8.043
罕少疾病杂志
第31卷, 第 8 期
2024年08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