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乳腺

超声造影联合NLR在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 雪1,* 李 健1 张 明2 任永凤1

所属单位:1.亳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安徽 亳州 236000) 2.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 (安徽 合肥 230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9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及血常规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57)和无转移组(n=42)。比较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超声造影参数及外周血NL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造影参数及外周血NLR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目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超声造影参数及外周血NLR对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转移组的对比剂到达时间(AT)、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与无转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转移组的淋巴结实质内高灌注区和低灌注区的差异度(SImax-SImin)及外周血NLR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SImax-SImin及NLR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均正相关(r=0.467,0.395,P<0.05)。ROC分析显示,SImax-SImin、NLR单独及联合评估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4、0.731、0.982,临界值分别为24.96、2.37,灵敏度分别为84.21%、64.91%、85.96%,特异性分别为92.86%、69.05%、100.00%,联合评估效能优于单独评估。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及外周血NLR水平检测对于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二者联合评估效能更佳。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评估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