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增强CT中病灶皮质衰减比在小肾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 鹏1 蒋 瑾2 周光荣3,*
所属单位:1.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504) 2.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3.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科 (四川 成都 610504)
PDF摘要
目的 提出全新参数—病灶皮质衰减比;并讨论其在增强CT中小肾肿瘤(病灶直径<4cm)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及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肿瘤患者的术前多期增强CT 70例。由两名有临床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分别记录肾脏肿瘤增强CT中的典型影像征象(边缘形态、强化类型、血管侵犯、肾周脂肪侵犯等)。并于肿瘤及邻近肾皮质区域分别选取感兴趣区域,计算病灶皮质衰减比。观察以上指标在小肾脏肿瘤不同良恶性亚型(肾嗜酸细胞腺瘤、平滑肌瘤、透明状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间的表现。结果 不同于恶性肾脏肿瘤,本研究中全部的良性肾脏肿瘤均呈现边缘清晰、无血管或肾周脂肪侵犯。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病灶皮质衰减比与透明状细胞癌(P<0.05)和乳头状细胞癌(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肾脏增强CT中病灶皮质衰减比可将有代表性的肾细胞癌(肾透明状细胞癌)与良性肿瘤(肾嗜酸细胞腺瘤)显著分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肾脏肿瘤;多期增强CT;良恶性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4.036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4 期
2024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