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多模态MRI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治疗后反应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刘 畅1 计海霞2 董立军1 田仰华2 音大为1 邓克学1,*

所属单位:1.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36) 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32)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 ASL)在鉴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3年7月间行脑胶质瘤手术,术后放化疗1月以上,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者47例,进行MRI平扫、DWI、3D ASL、增强扫描检查,分别测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相对ADC(rADC)值、3D ASL的血流动力学参数CBF值和相对CBF(rCBF)值。利用两样本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来评估研究参数在鉴别治疗后反应方面的诊断与胶质瘤术后复发效能。结果 47例患者中,30例为脑胶质瘤复发,17例为治疗后反应,1.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CBF值为(119.16±18.58)mL/100g/1min,治疗后反应区的CBF值为(72.06±22.77)mL/100g/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复发强化区rCBF值为3.56±1.13,放射损伤区的rCBF值为1.1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C在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235);rADC(P<0.05)在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D ASL(rCBF)诊断脑胶质瘤复发曲线下面积约0.971,ADC诊断脑胶质瘤复发曲线下面积约为0.675。结论 与DWI序列相比,3D ASL成像技术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方面显示出更好的诊断效能。


【关键词】胶质瘤;磁共振灌注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扩散加权成像;治疗后反应;肿瘤复发;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R44;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