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骨骼肌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皮质骨孔率、矿化及形态的MRI定量研究*

作者:周 浪 孙斯琴 谢家骥 郭 威*

所属单位: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60)

PDF

摘要

 目 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皮质骨孔率、形态结构、矿化和类骨质密度MRI指标是否受到影响,并探讨MRI指标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30名OP患者和38名非OP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5T时,对皮质骨孔率(孔隙水和总水)、类骨质密度(结合水[BW])、形态结构(皮质骨厚度)和矿化(磷[P]密度[31P]和31P/BW浓度比)进行量化,比较OP组和非OP组之间的MRI测量结果,并评估其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OP组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明显高于非OP组(11.6mol/L vs 9.5mol/L;P=0.007;P=0.007),总水密度(21.2mol/L vs 19.7mol/L;P=0.03),骨皮质厚度(4.8mm vs 5.6 mm;P<0.001)和31P密度(6.4mol/L vs 7.5mol/L;P=0.01)明显低于非OP组。孔隙密度和总水密度与DXA和外周定量CT骨密度呈负相关(P<0.001),而皮质骨厚度和31P密度与DXA和外周定量CT BMD呈正相关(P=0.01)。BW、31P密度、31P/BW浓度比与DXA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定量CT无关。结论:皮质骨的固态MRI能够帮助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反映孔洞、形态结构和矿化的参数的潜在损害。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皮质骨孔率;骨质疏松矿化;MRI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