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骨骼肌肉
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
作者:林伟文 刘 刚 刘凌杰 陈水斌*
所属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放射诊断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PDF摘要
目的 分析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断的129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检查中后踝骨折块是否存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intraarticular impacted fragment,IAIF),分为IAIF组和非IAIF组。使用CT扫描测量后踝骨折块面积、受累胫骨腓切迹长度、IAIF长度、面积和稳定胫骨骨块面积、稳定胫骨长度、IAIF距关节移动距离。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IAIF面积与其他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129例后踝骨折中,IAIF患者有90例(69.76%)。IAIF组与非IAIF组患者的Haraguchi分型和Mason分型分布存在差异(P均<0.05),IAIF患者内踝受累比例更高(P=0.008),胫骨腓切迹受累比例更高(P=0.011), 后踝骨折块长度更长(P=0.004),后踝骨折块面积更大(P=0.010)。59例(65.56%)患者IAIF分布于胫骨外侧区。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见,AIF面积与后踝骨折块面积存在一定相关性(rs=-0.408, P=0.037)。结论 IAIF最常见的位置在胫骨外侧区。后踝骨折线延伸至内踝或胫骨腓切迹时,提示IAIF发生风险较高。
【关键词】CT;骨折;踝关节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4.04.049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2卷, 第 4 期
2024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