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子宫形态改变的评估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83例盆
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均经手术确诊,设为研究组,另于同一
时间段选择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研究对象,设为参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术前接受高分辨率MRI及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扫描。
将两组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MRI检查的各项指标、应用三维超声检查的各项指标,以及盆底肌厚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膀胱颈下降、子宫颈下
降、肛管直肠连接下降各项数值均比参照组研究对象升高(均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移动度、Valsalva盆膈裂孔面积均相较于参照组上升,子宫后位
占比为71.08%,相较于参照组的28.80%升高,子宫前位占比为28.92%,相较于参照组的71.25%下降(均P<0.05);经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对象左
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研究组患者左、右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参照低,且两组研究对象之间对
比,左侧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厚度均比右侧升高(均P<0.05)。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接受高分辨率MRI检查和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均可为该
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且高分辨率MRI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诊断时,可首选会阴三维实时超声检查方法,
而对于行上述检查未见明显征象的患者,可行高分辨率MRI检查,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高分辨率; 磁共振成像;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子宫形态; 改变; 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4.031
罕少疾病杂志
第31卷, 第 4 期
2024年05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