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腹盆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及病理学基础*

作者:钱国珍1 孙永灿1 纪东旭1 张 铭2 李文杰3 张恩龙1,*

所属单位:1.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206) 2.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理科 (北京 102206) 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 (北京 102206)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腹盆部良、恶性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 例腹盆部 SFT 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总结CT的影像学特点和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34例SFT中良性13例,恶性2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5.3岁和56.2岁(P=0.01)。肿瘤最大径≥10cm(P=0.038)、动脉期见“蚯蚓钻土征”P=0.002)、静脉期见“地图样”强化(P=0.048)并呈平台型强化(P=0.001),这四种CT征象对于鉴别腹盆部良、恶性SFT具有诊断价值。免疫组化结果:Bcl-2+(28/34)例,CD34+(27/34)例,STAT6+(24/34)例、S-100-(34/34),Ki-67指数≥5%(23/34)例。6例良性SFT复发,7例恶性SFT复发。结论 腹盆部良恶性SFT在CT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性。恶性SFT患者年龄多较大、肿瘤体积较大、“蚯蚓钻土征”、“地图征”及静脉期呈平台型强化等特征更常见。同时结合病理学镜下特点和免疫组化结果可提高对SFT的良恶性鉴别。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腹盆部;CT;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