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骨骼肌肉

椎体CT值、有效原子系数对腰椎骨密度的评估价值*

作者:王文章 麦春华* 许东峰 王浩亚

所属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东莞 52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CT值、有效原子系数(Z Effective)(以下简称“Z值”)对骨密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人员212例,均行腰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 DLCT)扫描,分别测量腰1~3椎体骨松质CT值、Z值及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tomography,QCT)骨密度,计算出各自的平均值作为研究数值。1、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椎体CT值、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性。2、利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椎体CT值、Z值及2项指标联合对骨密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1、椎体CT值、Z值与QCT骨密度均具有很强相关性,椎体CT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0.987,P<0.001,Z值与QCT骨密度相关系数r=0.965,P<0.001。2、评估骨密度正常: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7)=椎体CT值(0.997)>Z值(0.992);评估骨质疏松:2项指标联合的AUC(0.990)>椎体CT值(0.988)>Z值(0.981)。评估骨密度正常截断值:椎体CT值≥146.465HU约登指数为0.964,Z值≥8.755约登指数为0.923;评估骨质疏松截断值:椎体CT值≤100.085HU约登指数为0.912;Z值≤8.485约登指数为0.845。结论 腰椎椎体CT值、Z值与QCT骨密度均具有很强正相关性,能够比较准确利用椎体CT值、Z值定量评估腰椎骨密度,2项指标联合更能提高骨质疏松诊断效能,对于骨质疏松的诊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骨质疏松;QCT骨密度;CT值;有效原子系数

【中图分类号】R445.3;R68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6.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