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D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褚长虹1,* 殷昭亮2 喻文秀3
所属单位:1.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青岛 266041) 2.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 (山东 青岛 266041) 3.山东省青岛市中心医院腹部超声科 (山东 青岛 266041)
PDF摘要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缺血性脑卒中(IS)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IS患者102例,随访90 d,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84例,改良RANKIN量表(mRS)≤2分]与预后不良组(18例,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MRI斑块参数(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水平、NIHSS评分,分析MRI斑块参数、血清D-D与NIHSS、GCS评分相关性,并探讨IS预后影响因素,评价MRI斑块参数、血清D-D对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纤维帽厚度低于预后良好组,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aon相关性分析,纤维帽厚度与NIHSS、GCS评分呈负相关,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是IS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纤维帽厚度、脂核面积、斑块面积、脂核/斑块面积、血清D-D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948,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MRI斑块参数联合血清D-D可有效预测IS预后,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斑块参数;D-二聚体;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2.011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1卷, 第 2 期
2023年05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