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基于NIHSS评分和多模MRI构建急性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预测模型*
作者:杨小庆1 周星帆2 殷信道2 陈国中2 吴 刚2,*
所属单位:1.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06)
PDF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基于入院NIHSS评分和多模MRI构建急性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06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9例。收集所有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前多模态MRI(DWI和PWI)数据和一般临床资料。应用mRS评分评估患者3个月预后。应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并构建卒中预后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其对卒中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预后不良组(n=43)相比,预后良好组(n=36)的入院NIHSS评分较低(10.22±5.13vs 15.02±4.98;t=4.211,P <0.001)、入院DWI梗死体积较小(19.29±22.60vs55.63±48.48;t = - 4 . 1 3 4 , P < 0 . 0 0 1 ) 、Tmax> 6 s 体积较小(80.29±42.42vs130.69±62.60;t=-4.104,P<0.001)、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ratio,HIR)较高(0.32±0.10 vs 0.53±0.17;t=-6.454,P <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 1.176;95% CI:1.019~1.359;P=0.027)、HIR(OR 4.687;95% CI:5.647~38.892;P=0.002)为预测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ROC分析显示临床联合MRI模型预测急性卒中预后的效能明显高于其他单因素模型,AUC达0.914(95%CI:0 . 8 4 5 ~ 0 . 9 8 3 ) , 其敏感性为9 5 . 3 % , 特异度为86.1%。结论 入院NIHSS评分联合多模MRI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
【关键词】脑卒中;扩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预后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2.006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1卷, 第 2 期
2023年05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