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治疗指导、肝储备功能评估及预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行介入治疗的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介入治疗前后进行常规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并进行定期预后随访。观察MRI评估PHC介入治疗效果,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与肝功能评分(Child-Pugh)的关系,记录患者随访结果,分析预后状况与介入治疗前后ADC值的关系。结果 (1)术后碘油沉积区、液化坏死病灶平均ADC值均高于术前(P<0.05),富血供区与术前平均AD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HC患者介入治疗后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个月Child-Pugh评分与ADC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3)病情稳定者术前后平均ADC值均高于疾病进展者(P<0.05)。结论 MRI能指导PHC介入治疗、评估患者肝功能及预测预后,在PHC治疗过程中应用MRI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Child-Pugh评分;预后
【中图分类号】R445.2;R322.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11.038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0卷, 第 11 期
2023年04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