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和平1 孙毅1 郭桂兰2,*

所属单位:1.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医学中心(湖南 郴州 423000) 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湖南 郴州 423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所有患者进行DTI,并绘制各向异性分数(FA)图,得到DTI,选取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带及水肿边缘作为感兴趣区,对两组瘤体、瘤周水肿带的 rFA 值、rADC值及DTT进行比较,并观察白质纤维束在肿瘤周围发生的变化。结果 瘤体周围水肿带 rFA 值在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中均大于瘤体 rFA 值(P<0.05);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瘤体周围水肿带及瘤体比较中,rFA 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水肿带与瘤体的rADC值比较中,高级别组均低于低级别组(P<0.001),且胶质瘤的级别越高,导致纤维束浸润、破坏和推移的程度越强(Z=-3.646,P<0.001);低级别组中纤维束部分存在部分中断和偏移,多处于受压状态,但结构基本完整;高级别组中纤维束明显中断稀疏,且存在明显变形。结论 DTI+DTT能够有效地对脑胶质瘤进行较准确的分级诊断,并完整的显示出周围脑白质神经纤维与肿瘤的关系以及改变,为胶质瘤手术前、手术结果的观察和预后提供科学有效、完整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脑胶质瘤

【中图分类号】R445.2;R6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