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多层螺旋CT结合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度分级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德娟*

所属单位: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CT室 (山东 聊城 252600)

PDF

摘要

文章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及MRI征象对其病理危险程度分级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GIST患者的 MSCT及MRI表现,对肿瘤进行分析,了解其生长的部位和方式、形状、最大半径、是否有溃疡、实性成分密度、强化的方式和程度程度、MRI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GISTs发生于胃部18例,小肠9例,结肠6例,大网膜及肠系膜5例,直肠 1 例,食管1例,小肠多发间质瘤(3处)1例。病理分级:极低危险度5例,低度危险 16例,中危险度12例,高度危险7 例。不同危险程度分级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最大径、生长方式、实性成分密度、有无溃疡、形态是否规则、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性部分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IST的MSCT及高场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MRI;危险度分级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3.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