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综合·

小儿常用药ADR的发生规律、特点及给予用药指导的作用分析

作者:张娜* 张芳芳

所属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150例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发生特点及规律。结果 150例ADR报告中,轻度占45.33%,中度占40.67%,重度占14.0%。对原患疾病影响:无明显影响占54.0%,延长治疗时间占41.33%,疾病加重占4.67%。治疗情况:治愈占49.33%,好转占46.0%,出现后遗症占4.67%。男占52.0%,女占48.0%。年龄分布:1~3岁占35.33%,>3~6岁占27.33%,>6~9岁占23.33%,>9岁占14.0%。抗生素类药物占50.0%,中药制剂占27.33%,维生素类占12.0%,呼吸系统用药占4.0%,循环系统用药占4.0%,解热镇痛药物占2.67%。给药剂型:注射剂占85.33%,颗粒占8.0%,片剂占5.33%,滴剂占1.33%。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占83.33%,肌肉注射占2.0%,口服占6.67%。皮肤及其附件占59.33%;全身性损害占12.0%;五官系统占8.67%;消化系统占6.67%;神经系统占5.33%;呼吸系统占4.0%;循环系统占2.67%;肌肉及骨骼系统占0.67%,泌尿系统占0.67%。结论 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较多,加强用药监测,可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规律;特点;用药指导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3.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