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抗菌药物不同用药时机对脓毒症休克儿童PCT、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永超1 高 罡2
所属单位:1.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急诊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2.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PICU急诊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同用药时机对脓毒症休克儿童降钙素原(PCT)、乳酸浓度动态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儿童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将入院后<1h第一 次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纳入观察组(n=41),将1~6h内第一次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纳入对照组(n=4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PCT、乳酸水平的影响。结果 入院后24h两组血浆PCT及乳酸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72h两组血浆PCT及乳酸显著低于入院后24h,且观察组入院后72h 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入院后72h两组乳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休克持续时间及病死率显著短、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脓毒症休克患儿入院早期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并及早发挥抗休克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用药时机;脓毒症休克;儿童;PCT;乳酸浓度;预后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9.04.022
前言
脓毒症休克也称感染性休克,主要是由毒素及微 生物等引起微循环功能紊乱,以全身性感染导致机体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是引起儿童早期死亡的常见疾病,治疗不及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2]。 由于脓毒症休克起病急、进展快,在抢救过程中,通过纠正酸中毒、大量补液、抗感染、维持生命体征等抗休克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6例脓毒症休克患儿临床资料,旨在分析更为合适的用药时间,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如下。
罕少疾病杂志
第26卷, 第 4 期
2019年07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