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误诊分析

作者:詹 茜1 王铁功1 黄 挺2

所属单位: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433) 2.上海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141)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及MRI表现特征,提高对高龄人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误诊高龄组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CT和MRI)。结果 CT组:共5例。病灶形态大小不一,其中2例病灶最长径>10cm,内部密度不均匀,可见囊性坏死成分、出血及钙化,3例病灶最长径<5cm,内部密度较均匀,具体成分分辨欠佳例病灶边界显示欠清晰。病灶增强后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1)强化程度较低;(2)强化峰值出现较晚。MRI组:共4例。病灶信号呈囊实性改变,其中3例病灶囊性成分可见分隔影,部分囊腔内信号不均匀,可见斑片状T2WI低信号;1例病灶囊性成分较均匀,无明显分隔或异常信号。4例病灶边界均可辨。增强后病灶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结论 胰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对高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做出术前诊断。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高龄患者;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2;R4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19.07.027

前言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低度恶性倾向的胰腺肿瘤,又称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细胞瘤,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等[1]。发病率低,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胰腺囊性肿瘤的9.3%[2-4],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5]。临床上,其有典型的发生年龄、性别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所以,典型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并无难点。但当以上因素均不典型时,则需要与胰腺其他的较常见的肿瘤相鉴别。本文以年龄为切入点,收集并分析本院近两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高龄组(≥40岁)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