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DWI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急性期脑缺血的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作者:罗传斌 罗虹宇

所属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影像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SL)对急性期脑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4例急性期脑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病24h均行常规MRI及DWI、ASL序列检查,观察DWI联合ASL对急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区ADC、rCBF值大于镜像区(P<0.05)。DWI、ASL对大面积脑梗死检出率均为100%。DWI对小面积脑梗死检出率大于ASL(P<0.05),ASL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检出率大于DWI(P<0.05)。结论 DWI、ASL在急性期脑缺血诊断中各有优劣,二者联合运用可显著提升对该疾病的检出率,对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脉自 旋标记技术;急性期脑缺血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19.07.006

前言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疾病在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的一组疾病,其中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约占70%~80%[1]。急性脑缺血中以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TIA)较常见,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及早确诊疾病,充分了解病情,对有效治疗的及时实施、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在脑血管病诊断中应用广泛,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已作为脑缺血的敏感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2]。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利用血液中的水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显示脑组织的灌注信息,无创、简便、安全,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3]。对此,本研究观察DWI联合ASL在急性期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