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多模态磁共振与CD151、SNAT1联合检测在颅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陈玉珊 詹阿来

所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影像科 (福建 漳州 363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与CD151、人钠耦合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1(SNAT1)联合检测在颅脑胶质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48例高级别颅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作为高级别胶质瘤组;另选取64例低级别颅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作为低级别胶质瘤组;同时选取我院进行颅脑检查的60例无颅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以上所有受试者进行颅脑多模态磁共振检查,并测定各组患者CD151、SNAT1阳性率。统计并分析各诊断方法在高级别颅脑胶质瘤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组CD151、SNAT1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低级别胶质瘤组(P<0.05)CD151+磁共振、SNAT1+磁共振及CD151+SNAT1+磁共振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如图1,平行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785和0.918,系列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0.748和0.903,CD151+SNAT1+磁共振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CD151+磁共振、SNAT1+磁共振(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与CD151、SNAT1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颅脑胶质瘤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模态磁共振;颅脑胶质瘤; 联合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5131.2019.07.003

前言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不同级别胶质瘤的临床与细胞病理表现有所不同,低级别胶质瘤主要表现为细胞低速分裂增生;而高级别胶质瘤则表现为高速的细胞分裂增生以及伴随新生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缺氧、坏死[1-2]。因此,颅脑胶质瘤不仅要明确胶质瘤的临床诊断,更要明确其分化级别,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模态磁共振是新型的磁共振检查模式,通过有机融合各项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提高磁共振检查的准确性[3]。CD151是tetraspanin家族的成员之一,这些成员大多数是细胞表面蛋白,具有特征性的四个疏水结构域。CD151在细胞发育、活化、生长和运动的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介导作用,此外,它还参与包括细胞粘附在内的许多生物活动,并可能具有增强癌细胞的细胞运动性:侵袭和转移。研究发现,脑胶质瘤患者CD15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其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4]。SNAT1是一种Na+偶联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主要在表达于胎盘、大脑和脊髓中。研究[5-6]发现,SNAT1在胶质瘤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且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为此,本文联合CD151、SNAT1及多模态磁共振,望提高颅脑胶质瘤的诊断效率。现将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