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中枢神经
多模式MRI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及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绪翠1,* 曲宝俊1 张 敏1 司君增2
所属单位: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济南 271199)
PDF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及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单位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ACI患者76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缺血半暗带区域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及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根据患者治疗后6个月有无再发脑梗死将其分为再梗死组及未梗死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多模式MRI参数,多因素分析ACI溶栓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绘画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多模式MRI参数对ACI溶栓治疗后再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 溶栓后rCBF、ADC、rCBV均高于溶栓前(P<0.05),MTT低于溶栓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rCBF、ADC、rCBV与NHISS评分呈正相关(P<0.05),MTT与NHISS评分呈负相关(P<0.05);再梗死组入院时NHISS评分高于未梗死组(P<0.05),2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房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梗死组rCBF、ADC、rCBV均高于未脑梗死组(P<0.05),MTT低于未梗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NHISS高评分、rCBF、ADC、rCBV低水平及MTT高水平是ACI患者溶栓后是否发生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rCBF、rCBV、MTT及三者联合检测ACI患者溶栓后再梗死的灵敏度分别为75.00%、91.67%、75.00%、100.00%,特异度分别为78.13%、79.69%、84.38%、87.50%,准确度分别为77.63%、81.58%、82.89%、89.47%,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52、0.844、0.964。结论 多模式MRI对AC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评估准确率较高,入院时NHISS高评分、rCBF、ADC、rCBV低水平及MTT高水平是其溶栓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rCBF、rCBV、MTT对预测ACI溶栓后再发脑梗死具有一定价值,但三者联合检测的价值较高。
【关键词】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急性脑梗死;溶栓;再发脑梗死;预测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5.02.001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3卷, 第 2 期
2025年0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