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高风险垂体腺瘤”的 CT和MRI特征*
作者:张恩龙1,2 张 铭3 李 媛1,*
所属单位: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191) 2.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206) 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理科 (北京 102206)
PDF摘要
目的 探讨“高风险垂体腺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手术病理诊断为“高风险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影像表现。 结果 “高风险垂体腺瘤”患者共2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为鞍区占位或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肿瘤最大径0.9-4.9cm,其中微腺瘤2例,位于鞍内,另有19例突破蝶鞍表现为束腰征,大腺瘤7例,巨大腺瘤15例。形状不规则15例,实性成分密度不均匀9例,囊变、出血、坏死11例,视交叉受压18例,三脑室受压7例,脑干受压1例,周围浸润生长21例,鞍底受累12例,海绵窦受累18例。14例获得随访资料,其中1例死亡,1例复发,其余无瘤生存。结论 本研究中“高风险垂体腺瘤”大部分为大腺瘤和巨大腺瘤,且多具有影像学侵袭性,易侵及周围骨质及海绵窦,且囊变、出血、坏死多见。术前评估肿瘤影像征象和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的选择。
【关键词】高风险;垂体腺瘤;CT;MRI
【中图分类号】R739.41;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4.009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1卷, 第 4 期
2023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