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 动态成像与TTE在先心 病介入封堵术治疗中的 比较研究*

作者:高海超 李舒承* 王珠秀

所属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治疗中320排CT心脏四维容积动态成像(4D-CCTA)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应用4D-CCTA、TTE对患者是否可进行介入封堵术进行筛选,确定ASD类型、部位、大小、左心室功能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术中在TTE引导下确定封堵器角度、位置及是否存在分流,并酌情对封堵器进行调整。应用Pearson分析4D-CCTA、TTE检测的ASD最大径、ASD最小径、房间隔总长、后上缘、后下缘、前上缘、前下缘及左心室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4D-CCTA、TTE检测的ASD最大径、ASD最小径、房间隔总长、后上缘、后下缘、前上缘、前下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CTA检测的ASD最大径(r=0.938)、ASD最小径(r=0.967)、房间隔总长(r=0.925)、后上缘(r=0.991)、后下缘(r=0.973)、前上缘(r=0.959)、前下缘( r = 0 . 9 3 4 ) 与T T E 对应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01);术前4D-CCTA、TTE检测的LVEF、SV、ES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CTA检测的LVEF(r=0.976)、SV(r=0.982)、ESV(r=0.991)、EDV(r=0.975)与TTE对应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01);93例ASD患者,78例成功行介入封堵术,15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中,5例为下腔型ASD,TTE未能清晰显示下腔缘,7例上腔静脉窦型ASD伴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TE仅提示为上腔型ASD,3例上腔静脉窦型ASD伴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因ASD缺损位置较高,TTE未显示肺静脉异位引流,而4D-CCTA对以上15例患者准确显示,并与术中所见相同。结论4D-CCTA在评估ASD解剖学信息与左心室功能方面

效果与TTE相似,可实现ASD及左心功能参数的一站式扫描,且能提高对ASD伴心脏大血管畸形或病变检出率,从而为ASD介入封堵术决策、封堵器选取等提供准确参考。


【关键词】4D-CCTA;TTE;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中图分类号】R5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