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CT增强薄层靶扫描与 MRCP在IPMN良恶性鉴 别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秦 鑫1 冯志慧1 纪小珍2,* 王 进3

所属单位:1.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 院放射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2.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 院肿瘤内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医学科 (上海 200433)

PDF

摘要

目的 比较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4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行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检查的IPMN 患者影像资料,按2017福冈指南专家共识标准,分别分析并计算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检查病灶出现的征象中,肿瘤强化壁结节≥5mm、主胰管扩张≥10mm、胆管扩张、厚分隔、胰腺萎缩、分支胰管型最大囊肿≥3cm在鉴别诊断IPMN良恶性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统计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影像征象诊断恶性IPMN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四个影像征象,CT增强薄层靶扫描诊断恶性IPMN中的总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分别为:86.67%、87.10%、85.7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3.10%、75.00%;而MRCP在诊断恶性IPMN的总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分别为80.00%、80.64%、78.50%,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9.28%、64.70%,且各征象总的诊断效能,两种检查方法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薄层靶扫描,可以作为缺乏MRCP设备的基层医院诊断恶性IPMN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检查方法。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CT增强 薄层靶扫描;MRCP;良恶性鉴别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3.0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