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多模态MR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临床分析的价值观察*

作者:杜静波* 刘迎新 李振武

所属单位: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6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临床分析的价值。方法 选择102例经病理确诊 为宫颈癌的女性患者,术前均接受多模态MR成像 技术检查,并对比不同癌症类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患者DWI、DTI、 DCE-ⅡRⅠ序列各参数差异,以术后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模态MR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102例宫颈癌患者中,鳞癌64例, 腺癌38例;低分化72例,高分化30例;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35例;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67例。鳞癌组ADCDTI、FA、Ve、Kep参数显著低于腺癌组 (P<0.05),Ktrans参数显著高于腺癌组(P<0.05), 而两组ADCDWI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分化组FA、Ve、Kep参数显著低于高分化组 (P<0.05),Ktrans参数显著高于高分化组(P<0.05), 两组ADCDTI、ADCDWI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组Ve、Kep参数显著低于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组(P<0.05),Ktrans数显著高于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组(P<0.05),两 组ADCDTI、ADCDWI、FA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态MR成像技术诊断分期结果为a 期12例, b期54例, a期42例,b期6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100.00%,87.04%,85.71%,93.33%,总诊断正确率为87.72%。结论 多模态MR成像技术在宫颈癌的诊断与分期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可以作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评估病变范围的常规检查。

【关键词】宫颈癌;多模态MR成像技术;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1.74;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5131.2022.0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