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256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用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评估中的图像质量、诊断价值和冠脉造影一致性分析

作者:陆建红 林大营 周立新 黄孝力 陆建常*

所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放射科 (广西 南宁 530001)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低剂量CTA检查在评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图像质量、诊断价值及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分析。 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植入后复查的50例(共58支支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25例28支)和双低剂量组(25例30支);常规剂量组行常规剂量滤波反射投影重建(FBP),低剂量组采用低电压、低造影剂iDOSE 4 Level 4重建;两组患者均与CTA检查后7~14d复查冠脉造影;对比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分主、客观评价)、辐射剂量及碘负荷;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评价冠脉狭窄中的一致性及诊断效能。 结果 (1)客观评价,常规剂量组与双低剂量组在对比噪声比(CNR)、支架腔内衰减、支架内径差异、晕状伪影(HU)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评价,两组图像对比度、锐利度、主观噪声、整体质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辐射剂量及电负荷,常规剂量组在CT剂量指数(CTDI)、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碘负荷方面高于双低剂量组(P<0.05)。(3)一致性检验及诊断效能: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常规剂量组在评价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Kappa=0.931),双低剂量组在评价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一致性为(Kappa=0.912);以管腔内再狭窄≥50%为界值,在评价支架内再狭窄中,常规剂量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75.00%,双低剂量组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6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09,0.178, P>0.05)。 结论 低剂量造影剂、低辐射的冠脉CTA扫描方式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再狭窄的效能与常规剂量、管电压相当,但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碘负荷,值得借鉴。


【关键词】低剂量;碘负荷;支架再狭窄;冠脉造影;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541.4;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