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头颈部
基于纵向驰豫时间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
作者:黎 星1,2 孟小丽3 张 雷4 张 坤2 张 伟2 范 晴2 王晓虎2 任转勤1,2,*
所属单位:1.陕西省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影像科(陕西 宝鸡 721008) 3.陕西省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核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32) 4.陕西省宝鸡高新医院影像科(陕西 宝鸡 721006)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纵向驰豫时间技术(T1 mapping)在定量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可行性,观察各脑区T1值与胆红素值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的量化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住院期间临床诊断为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26例(脑病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0例(高胆组)及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7例(对照组)。对其行常规MRI及T1 mapping成像序列扫描,并测量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背侧丘脑、内囊前肢及内囊后肢的T1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脑区T1值的差异,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计算各脑区T1值与胆红素值的相关系数r。结果 苍白球和内囊后肢T1值在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5.979,P=0.005)、( F= 6.94 3,P= 0.003) ; 苍白球( r= -0.388 ,P=0.011)、壳核(r=-0.414,P=0.006)及内囊后肢(r=-0.352,P=0.022)T1值与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T1 mapping成像可用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脑损伤评估;其中苍白球和内囊后肢受胆红素值影响较明显;苍白球、壳核及内囊后肢T1值随着胆红素值的增高而降低。
【关键词】磁共振;纵向驰豫时间技术;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R445.2;R7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3.002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20卷, 第 3 期
2022年02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