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头颈部

彩超和CT在慢性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形态学变化评估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史景璐*

所属单位:郑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与体层摄影(CT)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中重度组(METAVIR F3+F4期,n=31)、轻度组(METAVIR F1+F2期,n=38)、对照

组(METAVIR F0期,n=37),比较三组患者彩超、CT下相关参数水平差异。结果 中重度组彩超下脾长径、脾厚度、胆囊壁厚度及CT下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均明显大于轻度组与对照组,肝尾叶体积则明显小于轻度组与对照组(P<0.05);彩超下血小板计数(PLT)/脾长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CT下肝右叶体积、门静脉灌注量、肝血容量显示,中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彩超下门静脉、脾静脉主干内径及CT下肝脏灌注指数比较显示,中重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与轻度组CT下肝动脉灌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超和CT可通过测量慢性肝病患者脏器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血流灌注相关参数,对其肝纤维化情况进行快速无创性量化评估,有利于改善其诊疗体验。


【关键词】彩超;体层摄影;慢性肝病;肝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445.1;R5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0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