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 治疗的68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 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日吸痰次数、堵管情况、非计划拔管情况,结合患者对护理效果 的满意度,综合评价品管圈工作模式对ICU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日 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堵管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82.3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61.76%;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ICU人工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显著,可缩短通气时间,减少日吸痰次 数、堵管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协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ICU人工气道;品管圈工作模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17.05.008
前言
ICU人工气道是指采取呼吸机协助ICU患者呼吸, 将气体泵入及排出肺部的治疗过程,旨在恢复患者的 有效通气及氧合功能[1]。在ICU人工气道的护理中, 专业性较强,包括患者的基础性监测、护理、气道管 理、呼吸机使用、清洁、消毒等。对此,提高对ICU 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协同医生提高患者 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品 管圈工作模式逐渐引入临床护理中,对ICU人工气道 的护理效果显著。品管圈是指将工作相关的人员组成 一人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结合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强的解 决方案,持续改善各种问题[2]。对此,为进一步提高 对ICU人工气道的护理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ICU人工 气道患者引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所产生的护理成效。
罕少疾病杂志
第24卷, 第 5 期
2019年11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