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无
nothing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治 疗;疗效;扩散加权成像; 影像融合
【中图分类号】R735.5;R44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5131.2017.03.048
前言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和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1-3],大多数患者因发现较晚而失去手术 治疗的机会。近年来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为代表的局部治疗逐步广泛用于HCC的临床治疗,由于其高效、微创和 安全,已成为HCC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4-6]。肝细胞肝癌RFA术后正确的 疗效评估为临床所关注的重点。既往临床上采用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 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以及后 来修订的标准RECIST(modified RECIST, mRECIST)主要是从肿瘤的形 态学方面来评估治疗效果,未涉及肿瘤的活性,已不太适用于肝细胞 肝癌RFA术后早期疗效的准确评估[7]。研究认为肝细胞癌RFA术后炎性 反应带与肿瘤的复发或残留是疗效评估中的一大难点,Clarisse M等 [8]认为CT及MRI增强于RFA术后评估的最佳时间节点为术后4个月,而在 这个节点上仅有8%的患者炎性反应带消失。另有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 的相关研究表明,均匀强化的炎性反应带的消失时间为RFA术后2-6个 月[9-10],而对于2个月以内甚至于更早期治疗后炎性反应带与肿瘤复 发或残留的鉴别,则需要运用分子影像学及功能影像学技术,如CT 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MR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等技术。另外运用于肝细胞癌RFA的新型影像学融合技术 是集引导治疗与术后及时评估于一体的新方法。
中国CT和MRI杂志
第15卷, 第 3 期
2017年03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