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能谱CT多参数定性分析在儿童胸腹部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郝明珠1 张晓凡1,* 王芳1 刘畅2 张旭1 王志伟1 朱凯1

所属单位:1.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学影像科(C T/MR)医学影像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医学影像科(CT/MR)儿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Revolution宽体能谱CT的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基物质分离等GSI分析工具及定性分析在儿童胸腹部良恶性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至2022年间55例行能谱GSI-CT模式下胸腹部增强扫描的良恶性肿瘤病变患儿,运用GSI-CT图像结合GSI分析工具对良恶性肿瘤病变患儿的相关病灶的病理符合率,用计数资料以(%)表示。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的K值、动脉期及静脉期的CT40keV、动脉期及静脉期的ΔCT40keV、动脉期及静脉期的NIC、动脉期及静脉期的ΔI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5例胸腹部肿瘤性病变患儿,共发现病灶60处,运用GSI分析工具后发现的病灶诊断与病理结果相符为55处,符合率为91.6%。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的平扫、动、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K,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病灶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净增碘浓度ΔIC,40keV的ΔCT值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的能谱参数均高于良性肿瘤病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能谱CT多参数成像技术及多重定量分析工具的使用,为小儿肿瘤的诊治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影像信息,为肿瘤术前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临床帮助。


【关键词】小儿;能谱CT;肿瘤;能谱曲线;单能量成像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