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胸部

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107例机化性肺炎的影像表现及诊治价值分析

作者:余述凤1,* 王 彬2

所属单位:1.安徽省胸科医院呼吸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2.安徽省胸科医院影像中心放射介入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PDF

摘要

目的 探究机化性肺炎诊断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影像学表现以及诊治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107例机化性肺炎患者 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检查,分析机化性肺炎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治价值。 结果 多排螺旋CT检查显示病灶存在患者双肺、右肺与左肺,病灶直径为(3.29±0.84)cm,病灶多分布于肺部内带,形状多为多边形,大部分病灶与肺组织界限不清,紧贴胸膜;同时可见显著长毛刺、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以及“空洞”征 象,少量患者病灶伴积液、病灶结构稀疏以及胸膜 “凹陷”征象;平扫CT值为(23.97±2.36)HU,静脉期与动脉期CT值变化平均值分别为(21.48±3.51) HU、(30.04±2.53)HU。多排螺旋CT检出大、小病灶部位、分布、与肺组织分界等情况比较没有统 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检出大病灶、小病 灶在病灶形状、与胸膜关系关系等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检出大、小病灶无 “毛刺”、“短毛刺”、“长毛刺”、血管“集 束”征、“血管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结构稀疏等征象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病灶、小病灶在液化坏死、“空洞”、胸膜“凹陷” 等征象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大病灶与小病 灶患者平扫、静脉期以及动脉期CT值变化差异没有 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采用激素治疗,治疗后病灶被吸收病情好转。结论 机化性肺炎采用多 排螺旋CT诊断存在部分特征征象,其对于患者诊断 意义重大,患者接受激素治疗预后良好,治疗过程中应用多排螺旋CT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病灶变化。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机化性肺炎;影像表现; 诊治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3;R5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2.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