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论著-腹部

超声结合CT影像学特征在囊型肝包虫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德 钦* 胡青青 刘小林

所属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 甘孜 626000)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结合CT影像学特征在囊型肝包虫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6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和CT检查对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超声联合CT诊断囊型肝脏包虫病各型的总诊断准确率为96.97%,明显高于单一的CT(81.82%)和超声检查(78.79%)(P<0.05); CE1型主要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团块,均为单房;CE2型主要表现为囊状结构,均为多房,呈 “玫瑰花结征”或者“蜂窝征”改变;CE3a型主要表现为“飘带征”,还可见“水中百合花征”; CE3b型超声可见“囊中囊”特征性影像;CE4型可见密度强弱相间的“脑回证”;CE5型可见囊壁明显钙化。结论 超声检查及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囊型肝包虫不同病理阶段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术前结合超声和CT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超声;CT;囊型肝包虫病;影像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445.1;R445.3;R5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1.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