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部
症状性美克尔憩室CT小肠造影的分型探讨
作者:陈 颖1 唐永华2 胡春洪3 姜湘春4,*
所属单位: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放射科 (上海 200025);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0);4.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卫生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PDF摘要
目的 探讨症状性美克尔憩室CT小肠造影(CTE)的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症状性美克尔憩室的CTE表现。根据长宽比、憩室壁厚度和是否存在软组织结节,将美克尔憩室分为3型。Ⅰ型:憩室壁薄,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Ⅱ型:憩室壁增厚、不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Ⅲ型:憩室内存在软组织结节(不论憩室壁是否增厚)。各型均分2个亚型,a亚型:憩室呈长管状或阑尾状,长宽比≥3:1;b亚型:憩室呈囊袋状,长宽比<3∶1。将美克尔憩室并发症、病理结果与CTE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2例美克尔憩室长径5.2±2.3cm(2~16cm),宽径1.9±1.0cm(0.9~6cm),长宽比3.0±1.3(1~7)。CTE分型:Ⅰ型9例(21.4%),包括Ⅰa型3例、Ⅰb型6例;Ⅱ型22例(52.3%),包括Ⅱa型13例、Ⅱb型9例;Ⅲ型11例(26.2%),包括Ⅲa型6例、Ⅲb型5例。a、b亚型在各类型中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Ⅱ型和Ⅲ型憩室相比,Ⅰ型憩室强化程度轻(P <0.05)。Ⅱ型憩室较Ⅰ型憩室更容易出现独立血管(P <0.05)。Ⅲ型较Ⅰ型和Ⅱ型更容易出现异位组织(P <0.05)。结论 CTE分型能反映症状性美克尔憩室的影像特点,有助于其规范化描述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小肠造影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1.03.032
罕少疾病杂志
第28卷, 第 3 期
2021年06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