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新线索!海军军医大学发现肝细胞癌性别差异机制

导读:性别差异在肝细胞癌(HCC)中构成了一个重要问题。然而,HCC中性别二态性的机制仍未完全理解。

1226日,海军军医大学刘辉、杨富共同通讯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Gender dimorphism in hepatocarcinogenesis—DNA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regulated 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escape molecule XIST”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由YY1-TET2复合物调控的XIST表达水平与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相关。结果显示,XIST可能在女性肝癌发生中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对XCI调控网络的更好理解可能有助于为女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开发相关的靶向治疗方法。这项研究为研究肝癌发生中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线索。

图片1.png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tm2.1518

研究背景

01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很高,并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它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男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每10万人口14.112.9,而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每10万人口5.24.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认为性激素是肝细胞癌性别差异的关键。雌激素通过miRNADNA修复和与肥胖相关的途径抑制肝癌的发展和进展。相反,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起促进作用。此外,具有女性优势表达的常染色体基因CYP39A1是肝癌发展的强力抑制因子,为肝癌性别差异提供了可能的机制。

一些逃逸X染色体失活(XCI)的转录本也导致了肝癌的性别差异,例如FTXJPXXISTXIST是位于X染色体失活中的lncRNA,是X染色体失活的重要介质。证据表明,XIST在性别差异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差异性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分子机制仍需深入探讨。

早期研究发现,许多癌症普遍存在DNA低甲基化的趋势。性别特异的甲基化模式在肝脏中也非常广泛。DNA甲基化是伴随着DNA去甲基化的动态过程。5-甲基胞嘧啶(5mC)可以逐渐被Tet甲基胞嘧啶双氧化酶(TET)酶(TET1TET2TET3)氧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由于5mC5hmC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广泛分布、化学稳定性较高以及与基因表达的密切相关,一些学者提出5mC5hmC可以作为癌症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

研究发现

02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使用5hmC-Seal技术检测了四名女性和四名男性肝细胞癌患者的5hmC分布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女性和男性肝细胞癌患者的5hmC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女性HCC组织中XIST第一外显子的5hmC读数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肝组织。接着,研究人员阐明了XIST对女性HCC肿瘤抑制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提供了对肝细胞癌性别差异机制的新线索。

女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

XIST第一外显子的甲基化水平较高

03

图片2.png

研究人员用Shiny甲基化分析资源工具(SMART,http://www.bioinfo-zs.com/smartapp/)HCC样本中检查了DNA甲基化水平与XIST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选择位于XIST第一外显子区域的探针(cg:05533223cg:03554089cg:12653510)进行数据分析。在女性HCC组织中,XIST表达与甲基化呈极强的负相关。在男性HCC组织中,XIST表达与探针cg:12653510的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然而,在男性HCC组织中,另两个探针的甲基化与XIST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

图片3.png

研究人员使用Sequenom MassARRAY甲基化分析技术检测了XIST第一外显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为检测XIST第一外显子区域,设计了检测引物(探针cg05533223也位于目标序列中),用于检测九名女性HCC患者和十名男性HCC患者。在该区域分析了十二个CpG位点。研究人员对XIST第一外显子区域的CpG位点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行了T组和L组的比较。对于女性患者,T组中所有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L组。相反,在男性HCC患者中并未观察到显著变化。

图片4.png

研究结果

04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由YY1-TET2复合物调控的XIST表达水平与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相关。结果显示,XIST可能在女性肝癌发生中起到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对XCI调控网络的更好理解可能有助于为女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开发相关的靶向治疗方法。这项研究为研究肝癌发生中的性别差异提供了新的线索。

参考资料: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tm2.1518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来源】转化医学网 作者:Rainbow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572401866039963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