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AAV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不会致癌,而是带来持久表达
Nature子刊:AAV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不会致癌,而是带来持久表达
2023年11月6日,James Wilson 教授团队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Integrated vector genomes may contribute to long-term expression in primate liver after AAV administration 的研究论文。
同一天,James Wilson 教授团队还在 Human Gene Therapy 期刊发表了题为:Prevalent and Disseminated Recombinant and Wild-Type Adeno-Associated Virus Integration in Macaques and Humans 的研究论文。
这两项研究是迄今为止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进行的关于AAV对宿主基因组整合的最全面探索,对AAV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表明了靶向肝脏的腺相关病毒(AAV)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提供了长期持久表达的潜力,而不太可能驱动致癌突变。
然而,在持续几个月的表达不稳定期后,非人灵长类动物(NHP)和人类肝脏中的AAV表达水平会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令人惊讶,因为肝细胞会不断分裂更新,理论上游离的AAV基因组应该不断被稀释才对。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James Wilson 教授对非人灵长类动物(NHP)静脉注射的AAV8和AAVrh10载体,进行了超过2年时间的观察和评估,以更好地定义影响基因治疗效果的AAV转导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非免疫原性转基因的高度转导得以实现,尽管表达在前90天内开始下降,并达到一个较低但稳定的表达状态。超过10%的肝细胞仍存在AAV载体DNA的单核结构域,尽管其转入的基因表达可能已经丢失。而免疫原性转基因观察到AAV载体DNA和RNA的更大程度的减少。此外,在基因组的不同位置,整合到染色体中的AAV载体序列的频率很低,而且这些位置均与肝癌相关基因不相近,并在随访的几年里没有明显克隆扩张的证据。
这些结果表明,在灵长类动物肝细胞中,AAV介导的转基因表达发生在两个阶段:首先,来自游离的AAV基因组的高水平但短时间的表达;然后是低水平但持续稳定的表达,这表明灵长类动物肝脏中AAV基因治疗的持久性可能是由于AAV载体的整合。
【本文来源】医诺维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EAUL8QmL1ckbj01QM-pLdg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小D.